学院新闻

您现在的位置: 学院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思成讲坛】AI赋能教学创新 智能助手助力成长——beat365亚洲版官网专题讲座解锁教育新范式

来源:beat365亚洲版官网 作者:陈慧 日期:2025-11-19 浏览数:

11月17日下午,beat365亚洲版官网特邀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博士毛刚教授,带来题为《AI工作流与教育智能体开发》的专题讲座,为全院师生系统解读AI智能体的开发应用,点亮教学与学习的智能化新路径。

“让技术服务于人,让AI成为师生的‘得力助手’,是本次讲座的核心目标。”毛刚教授开篇明义,他深知当前师生在AI工具使用中常面临“功能零散、适配性差”的难题,因此本次分享既注重理论科普,更聚焦实践操作,旨在帮助师生掌握定制化智能体的开发方法。

讲座伊始,毛刚教授从“Token”“提示词工程”“工作流”“智能体”等基础概念切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AI技术的核心逻辑,为不同知识背景的师生搭建起认知桥梁。随后,他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让抽象的技术原理变得生动可感——“不知疲倦的改卷机器人”专为小学语文教师设计,能高效完成作文批改任务,大幅减轻教学负担;现场搭建的“建工工作助手”则精准对接建筑工程专业需求,对师生提出的专业问题应答如流。在演示过程中,毛刚教授特别强调了定制化智能体的独特优势。他介绍,通过设定角色边界,可让智能体专注于特定领域,避免答非所问;而上传个人数据库后,智能体不仅能实现收藏夹管理、书籍整理等个性化功能,还能结合专属资料给出更具深度的专业解答,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智能服务。此外,为智能体添加图片处理、新闻解读等插件,还能进一步拓展其能力边界,满足多样化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价值,在于拓展人的思维边界,而非替代人的主观创造。”毛刚教授在分享中反复强调这一理念。讲座后半程,他带领师生开展上机实践,以“古诗绘本专家”智能体的开发为案例,一步步讲解从需求设定、功能配置到调试优化的完整流程,让师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智能体开发的基本方法,现场学习氛围十分浓厚。

从理论科普到实践操作,从技术演示到理念传递,这场专题讲座为师生打开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视野。在教育数字化浪潮下,AI技术不再是遥远的科技概念,而是融入日常教学、助力成长进步的实用工具。beat365亚洲版官网此次积极探索AI与教育教学的融合路径,不仅为高校相关工作开展提供了有益参考,更彰显了其顺应时代发展、推动教育创新的责任与担当。相信随着此类探索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将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让教与学在技术赋能下实现更高质量的提升。

(审核 丁小娟 编辑 朱芷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