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中的抽象美
——艺术大师吴冠中浅析美术中的抽象美
编者寄语:有人认为首都机场壁画中的《科学的春天》是抽象的。其实,它只能说是象征的,它用具体形象象征一个概念,犹如用太阳象征权力,用橄榄枝象征和平一样,这些都不能称抽象。抽象,那是无形象的,虽有形、光、色、线等形式组合,却不表现某一具体的客观实物形象。
印象派画家们发现了色彩的新天地,野兽派强调了艺术创作中的个性解放,立体派开拓了造型艺术中形式结构的宽广领域……这些探索大大发展了造型艺术的天地。数学本来只是由于生活的需要而诞生的,因为人们要分配产品,要记账,听说源于实用的数学早已进入纯理论的研究了;疾病本来是附着在人身上的,实验室里研究细菌和病毒,这是为了彻底解决病源问题。美术,本来是起源于模仿客观对象吧,但除描写得像不像的问题之外,更重要的还有个美不美的问题。“像”了不一定美,并且对象本身就存在美与不美的差距。都是老松,不一定都美;同是花朵,也妍媸有别。这是什么原因?如用形式法则来分析、化验,就可找到其间有美与丑的“细菌”或“病毒”在起作用。要在客观物象中分析构成其美的因素,将这些形、色、虚实、节奏等等因素抽出来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这就是抽象美的探索。这是与数学、细菌学及其他各种科学的研究同样需要不可缺少的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
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
抽象美在我国传统艺术中的影响
科学工作者在实验工作中可能不被理解,但制出盘尼西林来便大大增强了医疗效果,引起人们重视。我们研究抽象美,从塞尚对形体作出几何形式的分析后,立体派从此发展了造型艺术的结构新天地,逐步脱离物象外貌,转向反映其内在的构成因素,这便开了西方抽象派的先河。尽管西方抽象派派系繁多,无论想表现空间构成或时间速度,还是半抽象、全抽象或自称是纯理的、绝对的抽象……它们都还是来自客观物象和客观生活的,不过这客观有隐有现,有近有远。即使是非常非常之遥远,也还是脱离不了作者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受的,正如谁也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脱离地面而去!借鉴是必须的,如果逐步打开东、西方的隔阂,了解人家不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趣味,则抽象派在一定社会条件中的诞生也是必然的,没有什么可怕的。